許多建筑業內人士計劃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混凝土,同時重型木結構這種可持續建筑的趨勢也同樣受到關注。由于它的碳排放量不像混凝土或鋼結構有標準計算方法,因此許多建筑商和設計師都認為這種建筑材料更環保、碳密集度更低。更重要的是,它是由木材制成的,甚至還具有碳封存的作用。
在對可持續建筑需求不斷上升的今日,無論是重型木結構還是混凝土結構,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建筑項目的材料呢?
01 成本因素
重型木結構需要更大的投資
從俄勒岡州立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重型木結構建筑的成本比混凝土結構的成本高出%。此外,其建造成本和水電成本等前期成本比混凝土結構可高出26%。
該研究指出重型木結構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耗費時間較多,但其所需的施工時間可減少30%。主要原因是交付流程簡單,且減少了工地現場交付。因此能一定程度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相比之下,混凝土結構則更具成本效益
混凝土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耗材料,更易獲取,成本也更低、容易更換,建造過程也就更快,質量也更好。
02 環境因素
當然,成本并不是建筑材料選擇的重要決定因素。隨著人們對建筑結構可持續性、氣候適應性需求的增加,也開始重視材料對環境的影響。
重型木結構并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環保
很多人認為重型木結構是建造可持續建筑的佳材料。但是,當人們對其和混凝土對環境的影響做了深入對比之后,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的確,重型木結構不像混凝土需要使用水泥,而水泥是一種碳含量非常高的材料。樹木能夠吸收和儲存排放的二氧化碳,這也是一大優點。
但采用重型木結構終會帶來更大的碳排放問題。例如,俄勒岡州的林業規模宏大,伐木活動逐年增加。隨著市場對木材需求的增長,伐木活動進一步加劇;這反過來促使速生樹木的種植加劇。雖然看上去不錯,但這終會產生“生物沙漠”,也就是當一個地區的樹木被大量砍伐后,很多其它的生物就會失去生存空間,導致大量物種滅絕。這種砍伐樹木的過程同樣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俄勒岡州的林木產業已經成為了該地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
混凝土也不一定碳含量就高
如前所述,混凝土在碳排放方面也不是很好。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在探討重型木結構是否能夠成為更好的建筑材料替代品。
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減少混凝土生命周期的碳足跡,例如:
采用無毒防水外加劑代替石油基卷材
使用至少為20 mm( in)的骨料,以減少水泥用量
采用Hard Cem®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無需使用更多水泥或有毒的二氧化硅粉塵
用水泥基材料代替水泥熟料,降低碳排放
這些例子表明,不必把混凝土視為不利于可持續建筑的負面因素,只需在使用時考慮適當的綠色方法來處理混凝土即可。
03 材料的耐久性
如果沒有恰當的耐久性,建設項目就不能實現其成本的價值和預期的可持續性。畢竟,如果建筑物不能承受目前多變的環境,那么它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的前景,對前期的建設資金也是一種浪費。
重型木結構需要考慮耐久性問題
盡管人們對大型木材的可持續性潛力非常感興趣,但人們對這種材料的耐久性表現出了擔憂。
其中大的兩個擔憂就是木材對火和水的抵御能力。
因為木材仍是一種可燃材料。根據國家消防協會的說法,木元素會增加建筑結構的可燃物載量,增加火災發生率。
同時,這種材料的防火裝配細節尚未實現標準化,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
進水的風險也同樣令人擔憂。像重型木結構這樣的工程木材,進水情況很容易多年不被發現。這可能導致重大的財產損失,也大大影響材料承受垂直和橫向載荷的能力。
此外,這種木材還非常容易腐爛、發霉,甚至受到白蟻侵蝕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混凝土是目前耐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一直是一種受歡迎的建筑材料不是沒有原因的,不僅是因為它在各地都能夠很容易獲取,而且在幾個世紀以來,實踐已經證明了它是一種耐久性極高的材料。它可以相對輕松地抵御火災和惡劣天氣,經受腐爛,抵御昆蟲。
盡管如此,混凝土也同樣不能抵御進水。
建筑商們為解決這個問題想出了很多解決方案。如整體防水系統解決方案,不僅能夠保護混凝土本身,還能夠保護混凝土周邊的結構。對于混凝土本身的保護,通常可以使用結晶型防水外加劑,如凱頓國際的KIM™混凝土防水外加劑,其有效成分能夠與水和未水化的水泥顆粒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針狀晶體,能夠封堵混凝土的毛細孔洞和細微裂縫。對于結構其余部分的保護,可以使用如Krystol®施工縫止水帶系統,能夠實現混凝土施工縫、穿墻管道、孔洞和控制縫等細部節點的防水保護。
混凝土結構是目前建筑材料的佳選擇
盡管混凝土存在一定的碳排放問題,但它仍然是低風險、可持續建筑的佳解決方案。與重型木結構相比,混凝土更容易獲取,不會導致因樹木過度砍伐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且具有很強的耐久性。更重要的是,混凝土用途廣泛,采用適當的方法來處理混凝土,可顯著減少其生命周期碳足跡,構建持久耐用的建筑結構。
如何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 | 重型木結構還是混凝土結構 | 凱頓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