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中心:正常檢測周期為15天 緊急材料3天可出檢測報告
“以前送檢三天搞定,現在拿到報告卻要十多天。”近日,胡女士致電本報,稱自己上月17號送檢的水泥預制板材料,幾乎延后了整整一個星期才拿到檢測報告。
胡女士供職于一家從事水泥制品生產的建材公司。據她介紹,出廠的水泥制品在提供給建筑施工方前都必須經過相關的質量檢測,在取得檢測合格報告后方可投入使用。一般情況下,建材送檢須經過送樣、開送檢單、樣品檢測和出具檢測報告4個環節,一個周期大概三天左右,“這次拿到檢測報告的周期,比以前延長了整整一個星期”。
胡女士稱,公司生產的水泥制品屬于鋼結構預應力建筑材料,只能送到湖北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只有該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才被市場所認可。而問題在于,樣品檢測周期每延長一天,不僅公司的資金周轉要相應延遲,而且施工單位的進度也會受到影響。
昨日,記者來到湖北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鋼結構及預應力研究所一位周姓負責人表示,不同建筑材料分屬于中心不同部門檢測。武漢市內其他檢測機構也可以做建筑材料的相關檢測,但涉及到鋼結構預應力的建材只能由鋼結構及預應力研究所來檢測。
該負責人解釋:常規情況下,材料從送檢到出檢測報告的周期為15天,若遇到特別緊急、短期就要驗收的加急用特殊材料,工作人員就得加班加點進行檢測,三天左右可以出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