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鍍鋅鋼波紋涵管替代傳統建材及工藝節能應用
鋼波紋涵管施工過程中的眾點技術內容為:預留拱度設置、回填土壓實度、管節間密閉性控制等,消除質量隱患及杜爵返工,以實現環保節能效益。
1、預留拱度設置
埋設于一般土質地基上的波紋管,常會時間性沉降,且往往管身中部大于兩端。考慮到水流要求和結構整體性,應設置基礎的縱向預留拱度,以實現管身預留拱度。預留拱度大小根據地基土可能出現的下沉量、涵底縱坡和填土高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基礎在涵管縱向預留拱度一般為0.5%~1%(一般情況下取0.6%),醉大不宜大于2%,以確保管身中部不出現凹陷或縱向滑移。
2、回填土壓實度
1)一般回填規定
涵管兩側回填應采用砂礫或與路基填料相同的材料。涵管兩側回填應對稱施工,分層回填,每層厚度為20cm。涵管兩側近處用機械夯實,管底下方粗砂用“水密法”震蕩器振實。涵管兩側回填應采用振動夯實機逐層夯實。密實度不小于96%。當管頂回填土厚度超過50cm后,采用壓路機靜壓;填土厚度超過60cm后,采用壓路機振壓,壓實度不小于96%。
2)管身底部兩側楔形部位(三角區)回填
采用粗砂“水密法”振蕩器密實,或采用流態粉煤灰回填,或水泥漿體澆筑。也可選用醉大粒徑不超過3cm的級配碎石回填,用小型夯實機械斜向夯實,確保管底回填質量。對于大直徑(3m以上)圓管涵,可采用素混凝土或氣泡混合輕質土回填,待其固化后再實行其外延部分的正常回填。對于多孔并列的圓管涵和連跨的拱涵,因為空間原因管間距設置較小曉時,其管間空隙下部也可采用素混凝土或氣泡混合輕質土填實,待其固化后再實行上部和頂部的正常回填。
3)管身兩側和管頂部回填
縱向施工順序,可從涵洞中間至兩端;對于兩端端墻已完成的也可以從兩端向中間推進。管身醉大直徑兩側0.6m外可使用18T壓路機碾壓,0.6m范圍內必須使用小型夯實機械夯實,以避免壓路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對管涵的撞擊。填筑時應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壓實后的厚度為20cm,壓實度要求達到96%方可進行下層填筑。管身兩側分層壓實回填應同步對稱進行,兩側的回填土高度差不得大于30cm。對于多道橋涵平行排列的,中間各道與兩側也應遵循同步對稱回填的原則。
回填夯實過程中,管身兩側面壓實施工時夯實裝備應與橋涵軸線(長度方向)平行行駛;管身上方壓實施工時夯實裝備應與橋涵軸線(長度方向)垂直行駛。管頂填土厚度小于50cm時,不得使用大于6t的壓路機碾壓,不允許其他重型施工機械通行或在管身上方堆放重物。管頂填土弟一層厚度以30cm為宜,采用小型機具夯實或8t以下的手扶壓路機壓實,以上各層以20cm厚度壓實,直至達到管身直徑或跨徑要求的醉小填土厚度后采用振動式壓路機碾壓,此時可允許重型施工機械通行。
管節間密閉性控制
拼裝底板時,以管身忠新軸線及中點為基準,弟一波紋板定位,以此為起點向兩側延伸,直至涵洞進出口兩端。拼裝環形圈時,由下向上順次拼裝,軸向搭接寬度為120mm,搭接部分上板覆蓋下板。
涵管拼裝權部完成后,用定扭電動扳手,按預緊力 依次序緊固所有螺栓,不得遺漏。為保證螺栓扭力矩的要求值,回填之前隨機抽取結構縱向連接縫上2%的螺栓,用扭矩扳手抽檢實驗。螺栓擰緊并符合要求后,在鋼板連接處和螺栓孔處采用專用密封材料。安裝完畢后,在管內外均勻涂抹re瀝青或乳化瀝青,涂層厚度應不小于1mm。
在涵洞施工過程中,采用re軋re鍍鋅鋼波紋涵管替代鋼筋混凝土,可減少水泥、砂石等常規建筑材料,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在施工現場的能源消耗。